2013年8月26日 星期一

自由電子報- 開放中資低價搶市衝擊運動健身業

服貿協議開放運動健身業,在第一線服務的體適能教練也擔心,未來可能連教練都會開放,搶食國內有限的就業人口。

開放中資低價搶市 衝擊運動健身業

兩岸簽署服貿協議,包括游泳池、健身中心、柔道館等運動場館經營也在開放之列,台北市十二家公辦民營的運動中心首當其衝,業者認為,台灣健身場館市場並不大,中資挾資金優勢低價搶市,目前已趨平價的運動中心及健身市場勢必受到衝擊。

中正運動中心執行長胡學娜說,開放中資來台投資運動健身業,對市場產生衝擊在所難免,以健身場館、游泳池來說,新設場館具有設備優勢,對消費者有絕對的吸引力,若加上低價促銷策略,運動中心經營將遭受衝擊。

胡學娜說,台灣運動休閒產業人口雖然成長,但餅就這麼大,過去十年來,台北市運動中心一家一家成立,間接影響需預繳高額入會費的私人健身中心的生意,新北市最近也將廣設運動中心,喊出比台北市便宜的經營方向,許多消費者已表態願意搭捷運到新北市運動。

她舉例,中正運動中心九十五年落成,泳池設備就沒有九十七年成立的大安運動中心新穎,有近兩成泳客「跳槽」,開放陸資來台,勢必蓋出更新、更大的場館,若其以低價搶客,將對現有業者造成衝擊。

北市現有十二家運動中心,其中六家委託救國團營運,救國團總團部運動處長簡鴻檳認為,都會區運動中心發展各自特色,開放泳池、健身中心、攀岩等場館,陸資對台灣市場不夠熟悉,以消費者為主的服務導向也不夠明確,未必有競爭力。

簡鴻檳說,目前公辦民營的運動中心,競爭力唯一的缺點是價格受政府監督,所有經營牌價都在市府掌握下,價格策略非常被動,外來經營者要介入,不見得了解民眾的需求,第一線服務人員的專業與態度,都經過嚴格的教育訓練,對岸不一定學得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