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8月29日 星期四

自由時報 - 中資若爭食 雞農嘆沒有明天


宜蘭的劉姓雞農指出,白肉雞的養殖,去年起幾乎已無利潤可言。兩岸服貿協議生效後,中資可能來台投資家禽服務業,無疑要把小規模養殖的雞農逼向死胡同,毫無生存餘地。 (記者楊宜敏攝)

中資若爭食 雞農嘆沒有明天

〔記者鍾麗華、楊宜敏/綜合報導〕服貿協議開放批發、零售、倉儲、物流,中資可能來台投資家禽服務業,有業者認為,白肉雞將首當其衝,但也有雞農認為,農委會五月實施傳統市場禁宰活禽政策後,將台灣特色土雞「白肉雞化」,未來也逃不過「被服貿」的命運。政府若未協助提升競爭力,台灣養雞業恐將遭中資掌控。

中國掌控通路 白肉雞將被取代

飼養白肉雞超過卅年的宜蘭雞農林芳祺表示,去年同期白肉雞一週產量還有四百萬隻,但現在只剩下三百卅萬隻,去年一整年,本土白肉雞已經被進口取代四百萬隻,約佔一成五,台灣的白肉雞產業一直萎縮中。如果中資進入批發、零售、物流業,雖現階段無法進口中國雞肉販售,但未來掌握通路後,勢必大量進口其他國家、更便宜的白肉雞,台灣的白肉雞將被取代。

宜蘭另一位劉姓雞農也說,政府都只照顧財團,雞農原就慘淡經營,服貿協議簽了後,大家都在擔心更多中資財團進入台灣,搶食有限的市場,這無疑是在逼小規模養殖的雞農走向死胡同,毫無翻身的餘地。

中華民國養雞協會理事長王錦田強調,服貿協議內容還不確定,仍希望政府能輔導業者,提高競爭力。

彰化縣年輕雞農、台灣農村陣線成員姚量議強調,現在白肉雞農大都是替通路商、契作飼養,但農委會禁宰活禽政策已將土雞「白肉雞化」,失去台灣土雞多元且具地方性的特色,一樣難逃服貿的威脅。而中資未來也可能投資電宰廠,電宰廠如被財團、中資掌控,那整個養雞產業都要聽他們的。

姚量議批評,超大型農企業是以大吃小的殺戮戰場,政府走向謀財求利的財團,背離追求健康安全的消費者與農民,一旦未來以服貿加貨貿,中資掌握技術、資金,甚至通路,未來何必在台灣生產?台灣的養雞產業還有明天嗎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